導演:
吳宇森 John Woo
演員:
梁朝偉 C.W Leung
金城武 Takeshi Kaneshiro
張豐毅 Fengyi Zhang
張震 Chen Chang
胡軍 Jun Hu
林志玲
中村獅童
真《赤壁》~~假學道
看了赤壁的討論板實在為之失望,一堆人用自為了解三國故事的自我觀念來闡述對這部電影的好壞,認為這部電影應該如何..如何..如何..的表現,還有應該怎麼樣的換角,講了那麼多要不然你們來拍阿........開眼赤壁討論板http://bbs.atmovies.com.tw/bbs/bbs.cfm?action=listsa&c=102&sa=frch20425637&st=f
試問誰看過真正的三國志,大家對三國的印象根本就是來自於電動,再要不就是連續劇,現在單就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差別在哪???說的出來的一百個可能沒有一個,電影本就該回歸電影面,該單就剪接的流暢度,劇情的鋪陳,以及拍攝的張力作評析,看了開眼的討論版時在為之失望,一堆我認為.......以及一堆自以為很懂三國的人所發表的假學道。
光就《赤壁》(上)來說,其實故事是就只有"起"跟"承",而後的"轉"與"合",一定是下回分曉。以故事的起源,及脈絡的成形,一開始能拍成這樣已經是相當的精采,若是一個不懂三國的人也能看的津津有味,那就成功了。只可惜一堆假學道的人對於三國的刻板印象實在太深,帶著根深蒂固的認知來看電影很難對一部電影有好評價.......我建議還是別花這個錢算了。
回歸這部電影的鋪陳調性實屬較慢,情感描寫也比一般的古裝電影細膩很多,如劉德華飾演的《見龍卸甲》就拍的倉卒,要在很短的時間內講很長的故事,結過就變成了行雲流水的流水帳,而赤壁不同著重於這一小段故事的發展,但還是用了快一個小時的時間把起源及故事大綱給勾勒出來,我想這是必要的,讓不懂三國的人了解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係及性格。
文戲武戲兼備,整部電影文武並重,舌戰彼此間相互的"說服"拍的很深,只可惜孔明及周瑜鬥琴這幕的文戲,表面上是可以感受的出來兩人不服輸的個性,但光就以一個觀眾立場來看實在是較難感受其深奧的意義。另外武戲的戰爭場面,安排的沒話說,巧思及八卦陣都很精采,這也不同於一邊史詩電影,一袂的殺來說去,一堆人衝過來,然後另外一堆然再衝過去,然後就出現勝負的拍攝手法,赤壁鬥智用兵法的細膩發揮的無話可說。
演員面很多人會有很強烈的批評,之所以導演會這樣選角有他的一定考量,姑且不論是真的就戲劇安排還是商業利益,演員的表現還算是不錯,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角色,在這就不再多做贅述。只是飾小橋的林志玲演起戲來還是有點卡卡的,畢竟第一次能有這樣的表現應該給予肯定,這部電影整體來說上半場是個佳作,但下半場才是勝負的關鍵,能否評為好作品要等後面的重頭戲才知道
劇情:★★★☆
情感撼動力:★★★
推薦指:87分
至電影院觀賞:帶著歸零的心態,上電影院去八。
ps這部電影不是拍出你心中的三國,而是拍給大家看的三國之赤壁之戰